(一)咖啡因:愈是好茶,含量愈多 1.咖啡因是在1820年,從咖啡中發(fā)現(xiàn)含有咖啡因的存在;至于茶葉中也含有咖啡因,則是1827年的事了。 2.茶葉幾乎是在發(fā)芽的同時,就已開始形成咖啡因,從發(fā)芽到第一次采摘時,所采下的第一片和第二片葉子所含咖啡因的量最高;相對地,發(fā)芽較晚的葉子,咖啡因的含量也會依序減少。 3.咖啡因可以使大腦的興奮作用旺盛;除此之外,還有鹽基、茶堿,也都含有強心、利尿的作用。 (二)單寧:可制造顏色和澀味 1.決定茶的顏色和含在口中時的澀味,都是靠單寧和其他誘導(dǎo)體的作用。 2.單寧并不是一種單一物質(zhì),而是由許多種物質(zhì)混合而成,且很容易被氧化,又擁有很強的吸濕性。 3.從上表結(jié)果顯示,愈是高級的茶,單寧的含量愈多。 (三)胺基酸:造成茶味甘美的要素 1.茶葉中所含的蛋白質(zhì),在制造過程中,與單寧化合而產(chǎn)生沉淀,并因加熱 而凝固,泡茶喝的時候,幾乎不會再出現(xiàn);比較起來,胺基 酸是屬于水溶性的,所以用開水沖泡的茶汁中會含有。 2.胺基酸就是決定茶的美味和澀味的重要因素。 (四)葉綠素:決定品種的差異 1.葉子之所以成為綠色的原因是由葉綠素造成的,除此之外,還有葉紅素、葉黃素、花色素等。 2.葉綠素是植物生長中不可缺少的成分,葉綠素中分為青綠色 的葉綠素A和黃綠色的葉綠素B兩種。茶的品種不同,含量也會不同,而茶品種的好壞,全視含量的多寡。 3.葉紅素是一種紅色的色素,會因發(fā)酵過程,而有顯著的變化 ;完全發(fā)酵的紅茶,幾乎都沒有包含葉紅素,反而在綠茶中卻含有非常豐富的葉紅素存在。 4.葉黃素是一種黃色色素,在茶中含量極微。 5.黃堿素誘導(dǎo)體可分為兩種,在茶葉中是屬于黃堿酮的一種,吸收紫外線的能力很強。 (五)青葉酒精:香味的制造者 1.茶是最注重香氣的飲料,而新茶獨特的清香味,是青葉酒精所制造出來的。 2.主掌茶葉香味的是揮發(fā)性芳香植物油,但其含量很少;造 成香味成分的種類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酒精類,因其沸點低,且容易揮發(fā),只要碰到夏季、高溫,新茶的香氣就會消失,若想長期維持新茶的香味,最好貯藏在冰箱里 ,并經(jīng)常保持5。C的溫度。 (六)維他命C:愈新的茶,含量愈多 1.維他命C是預(yù)防壞血病不可或缺的要素。 2.西元1924年由三浦政太郎博士的有關(guān)抗壞血病研究報告中,證實茶葉中確實含有維他命C。他又因維他命C攝 取多寡的問題,而測量出一天當中所需要茶的量,才發(fā)現(xiàn)愈是新茶,維他命C含量愈多;相對地,茶葉貯存愈久,含量愈少。 3.普遍來說維他命C都不耐高溫,所以制茶時的熱或泡茶時的高溫開水,往往很容易就會破壞維他命C,所以在第一泡茶時,維他命C有80%,可是在第二泡茶時,會喪失約10%左類推遞減。所以要喝茶的話,最好是喝第一泡的茶。 (七)無機成份:可以保持身體的弱堿性 1.若把茶葉拿來燒,在灰燼中會留下5~6%的無機成份,其中50%就是鉀,15%是磷酸,其他則是石灰、鎂、 鐵、錳、蘇打、硫酸、鈉碘,其中錳與碘的含量較多。 2.我們體內(nèi)的血液,在健康的狀況下是屬于弱堿性的。而飯后喝茶可以把因吃過肉類或是酒類,使血液變成酸性的狀況,恢復(fù)到弱堿性。
文章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
聯(lián)系人:潛先生
手機:13957095288
電話:0578-3192888
郵箱:zjxdhg@163.com
地址: 浙江省縉云縣胡源鄉(xiāng)茶源茶產(chǎn)業(yè)示范園